中心教学管理文件 | 实验室管理制度


中心教学管理有关文件




淮阴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意见
实践能力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第二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和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学生就业择业为导向,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组织领导
1 、切实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领导。各教学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确保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2 、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全院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指导与督查。教务处作为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有关工作的部署、协调与管理工作。
3 、各教学单位成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的制定、实施与考核工作。
三、具体要求
1 、各教学单位要强化实践育人意识,把学生实践能力纳入衡量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2 、各专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对实践教学的特殊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加强实验、实习、技能训练、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工作,保证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
3 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增强适用性和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4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建立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实践基地的联系与合作。加紧对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造,增加实验教学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5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同时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训练的兼职教师队伍。
6 、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等,通过社团活动载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加大对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各单位要确保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的合理使用。
8 、各教学单位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通过举办学生专业技能大赛等形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

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单位要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使我院人才培养工作迈上新台阶。


淮阴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意见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特殊能力,是通过教学实践将个人能力和教学所需的知识、技能相结合而转化成的一种教师职业素质。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是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我院培养的教师能更加符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对新型师资的要求,现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若干意见。
一、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
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一般要求达到能胜任学科教学的能力要求,即对学科整体知识有一般性的理解,能掌握和运用所讲授的学科知识,了解教材的体系和结构,教学目的明确,能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事学科课程教学,还能注意到教学活动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并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能力培养的一般原则
1 、一贯性原则
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应该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始终,渗透于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坚持一贯性原则,就应该要求各门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把教学能力的培养考虑进去,把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作为各门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内容。其中学科教学论课程、教育实习和模拟实习则是教学能力培养的强化和演示阶段,更应该有计划、有步骤、有实践地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教学能力。
2 、综合性原则
学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只通过一两次活动、一两项练习便能奏效,因此对教学能力的培养应遵循综合性原则,各师范专业应该结合每一个学科的特点,建立一套多方位、多途径、适合本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综合培养体系。
3 、渐进性原则
教学能力的培养还应该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培养原则,通过多层次、有目标的训练和实践来培养学生形成稳固扎实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对一些需要通过长期积累培养起来的教学能力更应该在学生进校之初就制定相应的培养训练规划,通过分阶段、分步骤的训练来追求实效。
4 、个性化原则
所谓个性化原则就是既要考虑到学生智力、能力水平的差异,也要考虑到不同的学科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的差别。在这样的前提下本着使全体学生教学能力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的出发点,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个性化原则还应反映在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具有自己个性的独特的教学能力结构,以便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并通过具体的措施使之得以落实,现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形势和我院教育教学改革情况,提出如下几点主要措施。
1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设置、特别是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对于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应该积极调整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体系结构,形成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框架。在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微型化的教师教育类课程系列选修课,以专题和选修的形式,满足不同的学生对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不同需求。学科教学论课程应保证有一定比例的课时,专门向学生解读有关新课程标准。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要根据学科的发展,不断调整授课内容,及时把新的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在课程开设时间上努力做到教师教育类课程四年不断线,为科学合理地构建师范生良好的教育学科知识结构,提高师范生从师任教的理论素质和基本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强化模拟实习专项活动
模拟实习是师范生在教育实习前接受的一项综合教学能力训练。各师范专业应抓住模拟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微格教学的模式,对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尤其应加强对学生说课和授课能力的培养。还应把模拟实习的内容和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起来,聘请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说课和授课行为的示范,向学生讲授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通过校内教师的指导和校外教师的讲授对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进行系统、科学的培养。
3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切实提升师范生在现代化教育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有关这方面内容的讲授外,院、系两级还应组织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课件制作大赛、网页制作大赛、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等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提高师范生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强化师范生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意识。
4 、加强和改进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考核工作
应加强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综合训练,加大考核力度。师范生的一些公共技能,如毛笔字书写、粉笔字书写、钢笔字书写、普通话、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能的培养和考核要和相应的课程讲授和课程考试结合起来,使训练和考核真正落到实处。另外还应该通过组织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来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并把通过各项教师职业技能考核看作师范专业学生毕业的一个前提条件。
5 、组织以教学技能为中心的课外实践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开展以教学技能培养为中心的课外实践活动。以学生技能训练、学生社团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依托形成具有浓厚教师教育特色的课外实践活动格局。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导向性,努力提高学生培养自身教学技能的自觉性。使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延伸到校园以外的基础教育领域,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开辟广阔的空间,
四、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
1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制
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分院系两级进行管理。教务处负责全院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管理工作。各系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计划的制订、具体实施和总结工作。教务处不定期对各系训练情况进行检查。
2 、建立以考核、竞赛为杠杆的激励机制
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要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园和社会相结合、有组织的训练和学生的自训自练相结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院、系两个层面都应该建立起一套以考核、竞赛为杠杆的激励机制,使教学能力的培养模式更切合培养的实际,更接近于培养的目标。
3 、建立以制度为保障的制约机制
在教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制度建设,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规范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同时从制度上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淮阴师范学院学科教学论课程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一、改革背景
学科教学论,也称分科教学法、分科教学论、学科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既是高师院校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特点的重要课程,又是直接反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重要载体。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水平是体现一所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水平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是当前所有从事教师教育的院校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教师教育是我校的立校之本和特色优势所在。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切实加强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实效,我校决定开展学科教学论课程综合改革。  
二、改革目标
学科教学论课程改革要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从培养新型教师的目标出发,根据我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学科教学论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与整合、改革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学科教学论课程改革。具体是:制定出各学科教学论课程新的教学大纲;形成各学科教学论相对稳定的、符合时代要求以及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实际的教学内容;探索出一套学科教学论课程新的授课和考核形式;锻炼出一支精干的教学和研究队伍;在理论上提升我校学科教学论的研究水平;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影响大的教学改革成果。
全校教师特别是从事学科教学论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挑战,统一思想,自觉地、主动地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和学科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和实践,大力提高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水平,进而推动我校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主要内容
( 一)改革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育类课程体系
结合学科教学论整体改革的推进,学校将逐步改革现有的教育类课程,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类课程的新体系。
学科教学论课程作为教育类课程重要组成部分,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实践性、示范性和启发性,对现有的课程内容和授课体系进行整合,删减与教育类其它课程中相互重复的理论部分的内容,把学科教学论课程和模拟实习教学进行整合,在课时安排上取消原有的、独立的模拟实习教学环节,把课时直接纳入到学科教学论课程中,使原有的模拟实习直接成为学科教学论的实践环节,学科教学论教师对整个教学课时进行统筹安排,使学科教学论的实践教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 二)全面修订教学大纲
根据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要求的变化,全面修订各学科教学论教学大纲。大纲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时数、教学方式(各学科教学论教学大纲的修订和教育学教学大纲的修订同步进行,两门课程重复的理论教学内容统一调整到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减少学科教学论理论讲授的时数,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数。
改革后原则上由学科教学论教师进行理论讲授的时数占学科教学论总学时的40%左右,其余学时可安排基础教育兼职教师进行讲授或上示范课,组织、安排学生到中小学参加听课、见习等活动(基础教育兼职教师讲课和学生到中小学听课、见习时,要求我校学科教学论任课教师全过程参与),模拟实习作为学科教学论的实践教学,由学科教学论任课教师组织安排学生说课、模拟上课、评课,任课教师在开课前制定安排计划报送所在学院备案。
( 三)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坚持校内讲授与校外见习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三个基本原则。
各学科教学论的教学安排在开课前由校内主讲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研究确定,并安排好课表,原则上每学期兼职教师授课不少于2次,学生到见习学校参加见习、听课不少于2次,见习、听课后我校主讲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讨论。
实践教学环节配合理论课教学,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外,采取分组教学的形式进行(每组以20人为宜),教师可根据教学时间对每组内学生的试讲次数进行统筹安排,原则上每位学生一学期试讲的次数应不少于8次。学生试讲后,先由学生之间互评打分,再由指导教师进行点评。
( 四)改革考核方式
全面改革学科教学论课程考核方式,增加平时考核的份量,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将理论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将考核的主体由教师逐步改变为教师和学生相结合。
学科教学论课程考核方式,由理论考核、教案编写质量考核和教学实践能力考核三部分组成。理论考核的内容侧重于对学科教学论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检验;教案编写质量考核主要就学生编写出教案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创新性进行考核;教学实践能力考核主要就学生模拟授课的情况进行考核。以上三部分考核成绩占总考核结果的比例分别为40%:20%:40%。
( 五)教材改革与研究
在学科教学论课程综合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加强教学力量的整合,积累相关的教学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各学科根据改革进程和积累的相关素材编写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科教学论教材。
四、实施保障
(一)教师教育学院负责学科教学论课程综合改革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二)教师教育学院代表学校负责从本地教学水平较高的中小学聘请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兼职教师以保证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 学校设立学科教学论教研室挂靠教师教育学院 以整合学校现有的基础教育教学与研究力量
(四) 建立学科教学论研究资料室和提供必要的教学与研究设施 为专兼职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便利
(五)通过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巩固和建设一批相对稳定、形式多样、效益显著的基础教育改革与研究实践基地。
                       关于做好   2010   级师范生教学观摩与见习工作的通知  
各相关学院:  
根据我校从2010级开始执行的《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方案》,师范生自第2学期至第6学期,每学期安排不少于两次的教学观摩和见习活动。为做好2010级师范生的见习工作,现就本学期教学观摩与见习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见习时间安排  
教学观摩与见习活动通常主要以深入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全方位的体验的方式进行,各学院近期要抓紧与相应班级的师范生实践导师取得联系(联系方式见附表),落实见习时间与相关安排。每次的见习时间安排应以半天至一天为宜(每次听课原则上不少于3节),具体由各学院与实践导师商定。鉴于本学期的见习活动启动较晚,对本学期的两次见习活动,可以合并进行。  
二、见习要求  
教学观摩和见习活动在该班级的   “教师教育指导教师”的组织和带领下进行。教学观摩和见习活动要通过了解中小学、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等内容,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和教学管理方法,体验学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增加学生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常规的感性认识。同时注意熟悉实习学校的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听取实习学校的各项报告、以及制定实习工作计划、备课和试讲等各方面的工作。教学观摩与见习过程中要认真听课,并作好听课记录。见习结束后要写见习心得,并利用晚自修等时间在教师教育指导教师的组织下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见习交流。其中听课记录与见习报告作为对学生见习情况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见习有关事项  
1   、研究确定2010级师范生班级的   “教师教育指导教师”。按照《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学院要为每个师范班级配备一名“教师教育指导教师”,全程、全面负责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训练的安排、落实、检查、考核等工作。  
2   、领取并启用《师范生技能训练手册》,为保证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从2010级师范生开始,学校为每位师范生发放《师范生技能训练手册》,用于师范生的各项技能训练考核成绩记录,以及见习听课,见习心得等方面的记录。请相关学院于下周一到音乐学院办公楼下文印中心领取《师范生技能训练手册》。  
3   、各学院的   “教师教育指导教师”及“本学期见习时间安排”确定后,请通过电子办公发至教务处教学实践科。  
特此通知  
                                                                                                                教务处、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关于开展2010级师范生课题研习的通知
各有关学院:
根据我校2010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方案,为了培养“师德高尚、人格健全、素养深厚、基础扎实、理念先进、技能突出”的基础教育优秀师资,体现“注重师德培养、突出综合素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基础教育”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实践环节,建立四年一贯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制度,构建系列化的师范教育实践体系,对从2010级开始执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师范生,自第5学期开始组织开展课题研习活动,现就2010级师范生进行课题研习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课题研习着重于培养师范生从事教育科研的实践能力,通过引导师范生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基本体验,提高科学研究和教育创新能力,实现科研带动教与学的同步成长。
二、课题选择
课题选择要紧密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课题选择可采取学生自主选择确定研习课题与教师教育指导教师提供研习课题供学生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可每组一个课题,亦可进行多组合作的协同研习。
三、课题指导老师
研究采取双导师制,其中我校指导教师包括各班级的教师教育指导教师,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老师,以及其它在课程与教学论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础的我校老师。外聘指导教师包括我校聘任的有关学科的兼职副教授,实践导师及我校实习基地的教学科研骨干老师等。
四、研习活动的组织要求与时间安排
1   .课题研习活动在学院分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关院长的领导下进行,研习活动由相应班级的教育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实施;
2.课题研习以3-5人的团队形式申报课题,课题研习方案要明确每个人的具体职责,并确定一名同学担任课题研习小组的组成;
3.课题研习工作从第9周开始,至第16周结束,研习工作结束后需提交研习成果,成果可以是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等形式,各学院要对研习成果进行审核,并组织开展研习活动成果的交流观摩活动;
4.请各学院接本通知后,即动员开展课题研习的申报等工作,并于第10周周五(11月9日)前将附件2发送至电子办公教务处秘书教学实践科收,附件1于研习工作结束后送交。
联系电话:83525167
                                                                                                          教务处、教师教育学院
                                                                                                              一二年十月二十九  


 


   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学技能实训中心 
 地  址 :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